糖尿病的自我控制管理
1.相关血糖值:
正常血糖:空腹3.9一6.11 mmol/d 餐后2小时血糖,糖耐量试验<7 .8mmol/d
糖尿病诊断:空腹≥7.0 mmol/d或餐后2小时血糖,糖耐量试验≥11.1 mmol/d
2.坚持药物治疗 不要随意增减:
2型糖尿病在下列情况下,应用胰岛素治疗:
(1)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血糖>13.9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 。
(2)口服降糖药无效,以及口服降糖药有禁忌的;
(3)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肾病变、心脏病、皮肤病等;
(4)处于应激状态,如大中型手术、重度感染、严重创伤、高热、心梗、脑血管意外等。
(5)糖尿病妇女妊娠期间必须用胰岛素治疗,因为不能通过胎盘,故对胎儿无影响。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与作用:(五种)
①磺脲类,如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苯脲(优降糖)等。主要作用是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使身体有足够的胰岛素以利于血糖下降,适用对象是血糖比较高,但还有潜在胰岛分泌功能的2型糖尿病人。
②苯甲酸衍生物类,如瑞列格奈(诺和龙)、那列格奈(唐力)等。为非磺尿类胰岛素促泌剂,适用于不胖的、有潜在胰岛素分泌能力但使用磺尿类降糖药效果不佳的病人 。
③双胍类,如盐酸二甲双胍(格华止、美迪康)等。这类药不刺激胰岛素分泌,而是抑制食欲及加强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减少肝输出葡萄糖的能力。1、2型糖尿病人都适用,因此药可使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所以肥胖者可作为首选。
④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如阿卡波糖(拜糖平、卡博平)、伏格列波糖(倍新)等。与葡萄糖竟争α-葡萄糖苷酶受体,延缓葡萄糖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适用于各型糖尿病,特别是餐后血糖较高者 。
⑤噻唑烷二酮类,如罗格列酮(文迪雅)、吡格列酮(卡司平、艾汀)等。虽不刺激胰岛素分泌,但能从多个角度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故又称为“胰岛素增敏剂”,主要适用于2型糖尿病人。
3.自备血糖仪 随时监测血糖
自备血糖仪是糖尿病人自我保健的重要措施之一。
糖化血红蛋白反应过去连续2一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也要定期(半年)检查。
4.管住嘴 认真做好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人自我保健的重要一环。食品应多样化,适当增加膳食纤维、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限制食盐摄入量(≯6g/天)。每天应规律进餐,少食多餐,与运动、药物治疗密切配合。
总热量的限定:成年标准体重轻体力劳动者每日总热量≯30千卡/千克标准体重〔标准体重=(身高-100×)0.9〕,根据胖瘦可上下浮动5千卡。
5、迈开腿 运动疗法不可少
运动可以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组织对糖的利用,而使血糖下降;运动还可降低血脂、血粘度和血压。
运动方式:选择有氧耐力运动,简单宜坚持,不受条件限制的运动。
运动量:由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度三者决定。
运动量的大小:以病人运动后的反应为标准:即运动后精力充沛,不易疲劳,运动后心率在十分钟内恢复至安静时心率为合适运动量。
6、多学习 做疾病的主宰者
糖尿病人应学习什么是低血糖反应,即低血糖症状:有饥饿感、浑身无力、出冷汗、心慌、面色苍白,甚至出现精神症状,严重意识模糊,可致昏迷。
低血糖反应的救治:立即喝糖水或含糖饮料。吃饼干糖果类食物。重者应送医院急救。
血糖降低,一般3.3mmol/L(60mg/dl)以下出现低血糖反应。
7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心态
糖尿病人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生活习惯,即三不四要:不吸烟,不酗酒,不吃零食;要运动,要保持适合自己的体重,要适当充足睡眠,要吃早餐。
控制你的糖尿病
1.即使感觉良好,也要服药。
2.经常检查血糖、血压,使血压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3.每天检查双足,若出现不会消除的任何疼痛,立即与医生联系。
4.向医生报告视力变化,检测视力。
5.每天刷牙,以避免口腔、牙齿、牙龈问题出现。
6.执行你的糖尿病饮食治疗计划。使用糖尿病的低脂低盐低糖食物。
7.每天运动半---1小时,减轻体重。
8..要保持良好心态,乐观开朗,不为疾病背包袱,劳逸结合,避免紧张劳累。
9.每次就诊时,要对危险因素指标进行检测。
10.请与你的医生合作 ,使你的血糖、血压、胆固醇达标。
总之,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有科学的态度,科学的应对措施,糖尿病可治可防,仍可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