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春季校园传染病预防指南
发布时间:2024-02-23     作者:    来源:     点击:[]    分享到:

亲爱的陕Star们,快乐的假期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一转眼,同学们即将开启热辣滚烫的新学期。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给人们无限的希望与力量。但是,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受近期天气严寒、春运期间人流量大、返校后人员聚集性增加等因素影响,传染病传播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不过不用担心,校医院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健康指南,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轻松应对吧。

一、预防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流行性感冒不同于普通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早期一般有高热、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可伴有或不伴有流涕、咽痛、干咳等呼吸道症状和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肺炎、脑炎、心肌炎、肾炎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西安市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流感高发时期。流感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病人的鼻涕、痰液和唾液中,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产生的飞沫传播给健康人,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降低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负担的有效手段,流感病毒很容易发生变异,需要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通常接种疫苗的2-4周后才能产生抗体,最好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接种。

二、预防肺结核

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组织引起,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有的人会有低烧、盗汗、胸痛、食欲差、疲乏和消瘦等。有咳嗽、咳痰2周及以上,咯血或血痰等症状的人,通常叫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时,要想到自己有可能患了结核病,应及时、主动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

结核病的传染源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唱歌、大声说话时,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可经其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气雾(或称为飞沫),较小的飞沫很快蒸发成为飞沫核,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含菌的飞沫核被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研究表明,1 例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平均一年将传染 10-15个健康人,在人群密集、拥挤、通风不畅等环境下,将使更多的人受到感染。

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在医院就诊时,应将自己的真实信息如实告诉医生。肺结核患者经过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平时要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三、预防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人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成人发病初期可有畏寒、低热、头痛、乏力、咽痛、咳嗽、恶心、食欲减退等症状,持续1~2天后皮肤粘膜分批次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位于胸、腹、背部,其次为头面部,四肢相对较少,部分患者可在口腔、咽喉、眼结膜等粘膜部位发生疱疹,破裂后形成溃疡。成人患者症状较重,易并发水痘肺炎。

西安市水痘流行高峰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5月~7月和11月~次年1月。本病传染性极强,水痘患者和带状疱疹患者是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者上呼吸道和疱疹液中,发病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期间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易感者接触后90%被传染。因此传染源要进行居家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要健康监测21天;注意勤开窗通风,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注意手部卫生饭前便、外出后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被患者污染的物品要按规范严格消毒。另外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四、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新冠疫苗可以降低新冠病毒感染重症率。建议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或者18-59岁患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高风险人群等重点人群按条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优先推荐接种含XBB变异株抗原成分的新冠疫苗。

日常要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管理,养成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勤通风等良好卫生行为习惯。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就诊并避免带病上学、上班,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确需外出全程佩戴口罩。

五、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急性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粪便多为黄色稀水便,也有感染性。此病高发季节为每年10月到次年3月。诺如病毒抵抗力和传染性均较强,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水传播,也可经接触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经污染的手、物品和用具,以及呕吐产生的气溶胶等方式传播。

患者要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72小时后,隐性感染者病原检测阳性后也要隔离72小时。要注意手卫生,环境消毒(用含氯消毒剂,不能用酒精),要吃熟食,喝煮沸的开水。

六、预防其他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还有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百日咳、麻疹、风疹、猩红热、白喉等。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气溶胶或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同学们只要牢记并践行这则健康口诀就能降低呼吸道疾病感染的风险戴口罩勤洗手,教室宿舍通风;咳嗽喷嚏掩口鼻,随地吐痰不可取;公共区域常清洁,合理营养多锻炼;疫苗接种要及时,构筑免疫好屏障;发热咳嗽莫大意,早就医来早康复。

七、预防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因摄入了被致病因素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而引发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致病因素不同,临床症状往往不尽相同,但是有共同进食史的患者临床症状相似,发病时间相对集中。

预防食源性疾病要从自身做起,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蔬菜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勤洗手。学校应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监管、培训和考核,增强他们的食品安全卫生意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校园传染病防控——班主任手册

2.传染病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中国疾控中心:2分钟搞懂乙流

4.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2020版):学校结核病防控健康教育相关知识。

5.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月健康提示!请小心这些疾病!

6.陕西疾控:开学季,守护呼吸道健康

 

 

 

供稿:王蕾

审核:刘迎利程海峰

签发:马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