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发布时间:2021-10-22     作者:    来源:     点击:[]    分享到:

一、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为“出血热”),又名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较为严重的法定乙类传染病。其主要传染源为鼠类(以黑线姬鼠、褐家鼠为主)。被感染老鼠的粪、尿、唾液或者血液可以通过人破损的皮肤和粘膜、呼吸道以及消化道,将病毒传播给人。患者常以发热,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脸、颈及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低血压休克等为主要临床症状表现。由于出血热发病急、进展快,误诊造成的病情延误可能会致人死亡,其病死率曾高达20%。

二、流行性出血热离我们遥远吗?

国家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2004~2017年公开资料显示,14年内全国仍有超过1700人死于出血热,约18万人感染。陕西省出血热发病数一直位于全国前列,总数超过2万人,占全国发病总数的13%。其中关中地区的出血热发病率居于陕西省首位,西安市疾控中心201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出血热在西安市每8~10年会呈现一个流行高峰。2008、2009、2010年相关报告发病率持续上升,高达19.5/10万人。西安市长安区为出血热高发区之一。出血热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姬鼠型发病高峰多在秋冬季的10月到次年1月;家鼠型发病高峰在春夏季的3月到6月

三、如何有效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出血热病死率高,目前尚无特效药。因此积极预防感染,以及感染后早发现、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一)灭鼠和防鼠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二)接种出血热疫苗是预防出血热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三)做好个人防护:1.在野外工作、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等)时,要穿长筒靴、带口罩、帽子和手套等;2.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干燥,宿舍不要存放食物,以免招引老鼠;3.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尿、粪)或分泌物(唾液)接触,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做好自我防护,戴手套、口罩等避免与鼠类直接接触;4.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和饮料等;5.避免皮肤粘膜破损,如有破损,应用碘酒消毒处理。

(四)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若出现发热、头痛等疑似出血热症状时,尽快就近去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并做出血热抗体筛查。

四、出血热疫苗,哪些人需要打?一共需要打几针?哪些人不能打?

(一)接种对象

出血热疫区内没有接种过该疫苗,又无接种禁忌症的16—60岁的人群。接种对象包括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曾经确诊出血热人群除外)。

(二)接种程序和剂量:

1.基础免疫共2针次:分别于第0、14天各接种1剂。

2.加强免疫1剂次:在基础免疫后一年加强免疫1剂。

(三)接种禁忌:

1.孕妇、哺乳期妇女、16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60岁以上老人不予接种;

2.发热、急性期病人、严重慢性疾病、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癫痫、脑病患者不得接种;

3.过敏体质、患过敏性疾病、对生物制品和卡那霉素过敏者不得接种。

4.疫苗使用说明书标明的其他接种禁忌。

五、若未按程序完成出血热疫苗接种应该如何补种?

关于对2剂次基础免疫或3剂次加强免疫程序接种中,未按程序完成接种者,建议尽早补种,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补种完成相应剂次即可。建议基础免疫的2剂次之间,避免间隔时间过长,以免影响免疫效果。